2025-01-11 16:48:40 | 30高考
洛阳师范学院、信阳师范学院、安阳师范、郑州师范、河南工业、河南理工、河南农业、河南科技、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洋理工、郑轻、中原工学院、河南工程等等。
本科提前批(除地方公费师范生)、专科提前批(除艺术类外),第一志愿可填报1个高校志愿,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可填报1-4个高校志愿,每个志愿可填报1-5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
扩展资料:
本科提前批的地方公费师范生、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一批、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二批和高职高专批均实行平行志愿。本科提前批的地方公费师范生、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一批、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可填报1-6个高校志愿;本科二批可填报1-9个高校志愿;高职高专批可填报1-6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志愿可填报1-5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
艺术本科提前批设2个志愿,每个志愿可填报1个高校,每个高校可填报1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
信阳农林学院院校代码是11326。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学院简介
信阳农林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信阳,是首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国家航空植保科技创新联盟”成员。
截至2021年7月,学校校园占地18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52万余平方米。截至2021年7月,学校设有16个二级学院和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设置有39个本科专业。
历史沿革
学校肇始于1910年创建的汝宁府中等实业学堂,1951年更名为汝南农林中等技术学校,1958年更名为信阳农业专科学校,1984年更名为豫南农业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2008年信阳林业学校并入,2013年建立信阳农林学院,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3月,学校共有教职工91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22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610余人。有中国国家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十佳双创典型导师1人、河南省教学名师2人,河南省管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骨干教师等高层次人才40余人,河南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1个,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5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拥有中国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河南省示范性实训基地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农林实习场1个;省级及以上特色优势专业15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建设专业2个、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本科);拥有中国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河南省精品课程7门,河南省精品资源课程2门,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50项,其中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7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3月,学校获批建立中国国家级培育示范基地1个、省级培训基地5个、省级培育机构1个、省级科普示范基地1个,省级产学研合作试点项目6个;市校联合建有信阳马克思主义学院、信阳农民大学,学校联合10余家政府机构与100余家企业组建有产学研合作联盟,推进政、产、学、研深化合作,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依托河南省博士服务团、科普传播工程项目及省市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驻村第一书记等为载体,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每年开展各类服务活动千余场次。
学术研究
截至2019年10月,学院牵头组建了河南省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河南省水库生态渔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河南省食药用真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河南省油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获批建立河南省豫南农作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和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市厅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和8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星创天地。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0多项,获得省部级奖80余项,获中国国家专利300余项。
截至2019年10月,学院面向信阳及周边地区粮食、林果、水产、茶叶、畜禽、花卉、食品加工、食用菌、中草药等产业发展,积极开展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近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300多项,获得省部级奖80余项,获国家专利400余项。
文化传统
学校校徽以繁体“农”字为原形,借用古代青铜器铭文的形式感变形为“鼎”字形状矗立在水纹之上,上下为中英文校名,底色为茶绿色,寓意以农为特色和蓬勃向上发展。
校旗由校徽和中英文校名组成,色彩按照学校视觉识别系统规定的标准色和辅助色搭配应用。 30高考
学术资源
截至2019年3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20万余册,报刊合订本1131种16463册,中外文期刊1000多种;拥有中国知网、重庆维普等电子期刊数据库,全校师生通过校园网可以检索、利用的中文电子图书35万册,中文电子期刊共计2万种;另有各类光盘资料311种。
特色专业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建设专业:茶叶生产加工技术
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植物保护、种子生产与经营、畜牧兽医、园艺技术、茶叶生产加工技术等
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茶学、植物保护、动物医学
河南省教改试点专业:畜牧兽医、食品营养与检测等
30高考(https://www.30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河南省有什么本科师范大学的相关内容。
河南省拥有众多优质的本科师范大学,这些学校为当地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教育人才。其中,河南科技学院以其全面的教育体系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著称,不仅在省内享有盛誉,在国内也有较高的知名度。河南师范大学有什么专业及什么专业好河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省属重点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渐发展成为河南重点建设师范高校,并入选了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在众多专业中,物理学、生物科学、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经济学、环境工程、水产
云南师范大学有什么好专业云南师范大学在多个学科领域中有着卓越的教学和研究实力,其中教育学、艺术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是该校的明星专业。这些专业不仅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也为社会输送了众多的专业人才。教育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胜任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艺术教育专业则强调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造力,致力于培养具有艺术才能
河南师范大学有什么王牌专业河南师范大学代码及专业代码如下:河南师范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公立大学,校园位于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下面是河南师范大学部分常见专业及其代码:英语专业:05020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2020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080301;财务管理专业:120203;行政管理专业:120202;教育技术学专业:070202;会计学专业:120201。另外
云南师范大学的二本专业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地处云南省昆明市的本科院校,是云南省重点支持和发展的高水平师范大学之一。云南师范大学的二本专业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文学、教育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农学等,下面将就其中几个专业进行简要介绍。文学类专业是云南师范大学的特色之一。该类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新闻学、广告学等方向。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和文学
华南师范大学有什么专业比较好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类的就不说了,既然LZ要求非师范,那我给你介绍一下我们学校的专业吧。非师范类的南海校区:金融学(投资学与公司金融)、财务管理、汉语言文学(应用语言学)、法学(知识产权)、英语、法语、电子信息工程、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统计)、政治学与行政学(电子政务)、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分析与处理)、软件工程(图形图像)。大学
高校教资专业选择大的还是小的选大。1、好就业。高校教资专业选大学科,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是大学科,老师需求量一直较大,好就业,且小学只需要考两个公共科目。2、就业稳定。语文、数学、英语需求量大,学科不会过时,历年的考试类型变化不大,就业稳定。河南师范大学什么专业毕业有教师资格证?有7个专业达到一定要求后毕业就有,这些专业主要包括:物理学,体育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科学,
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的取舍?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各有优势,如何取舍应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来定。建议先确定自己的专业和兴趣方向,再结合两所大学的特色进行比较。以下为您解答,以便参考。答案: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都是国内一流的高等学府,各有其独特的学科优势和校园文化氛围。建议根据个人的专业需求、研究方向和个人偏好等因素进行选择。南京大学在国内以基础学科见长,特别是人文学科
华南师范大学什么专业好华南师范大学的专业如下:国家级特色专业:应用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社会体育、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学、体育教育、物理学、地理科学省级特色专业:教育学、心理学、汉语言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学,英语语言教育(师范)。体育教育、生物科学、教育技术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理科学广东重点
2024-09-09 03:50:45
2024-02-02 16:33:34
2023-12-29 09:54:40
2023-12-31 10:11:01
2023-12-29 21:15:48
2024-02-07 21:27:08